1月10日下午,退休干部吳清良老師傅回廠參觀。
吳清良是原廈門市第四塑料廠的財務科長,豪盛公司成立后他是首任的財務經理,一直做到2002年退休。他是二輕集體企業兢兢業業的財務工作者,他培養了一批本土財務會計人才,大家都親切稱他為“老師傅”。吳清良老師傅現已90歲高齡,雖然已經離開豪盛20年,但對公司仍有著深厚的感情,時刻關注著豪盛的發展。今天回廠,現依然在崗的曾經同事大家喜出望外,仿佛就是和藹可親的家長到來。
施總、劉書記等領導陪同老師傅參觀了公司各個車間,老師傅不時駐足仔細觀看,詳細詢問。
參觀完后,大家在會議室座談。吳清良老師傅回顧了自己在豪盛工作的點點滴滴,對比了以前工作環境和現在的巨大差異,對公司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充滿欣喜。吳清良老師傅回憶起從前,依舊清晰記得1986年,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親臨四塑廠考察指導集體經濟改革發展,習近平對四塑廠“以塑代木”給予了肯定。施總也述說了當時與老師傅共事時的口頭禪,老師傅經常提醒廠領導:家大業大也不能大手大腳。充分體現一個基層企業財務工作者的勤儉持家的美德。提醒年輕人:爹親娘親不如自己手腳勤。通俗言語,鞭策年輕人要積極作為,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。老師傅還有很多過硬的業務技術、工整的筆跡文書、對集體經濟發展的感悟一直伴隨在平凡的工作中。培養了一批會計人才出任四塑廠外引內聯、中外合資諸多企業的財務主管,在集體經濟順應改革開放的時代,企業分化剝離、日常業務指導直至項目清算等等重大的事件中,堅持客觀公正、對集體資產高度負責的職業操守和技能,確保四塑廠在建立合資合作新的經濟單元過程中集體資產不流失。綻放著堅守四塑廠、豪盛公司集體經濟的敬業、規范、廉潔本色的光芒。
施總對老師傅說,現在豪盛所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。2016年9月,“莫蘭蒂”臺風的襲擊重創了豪盛廠房設備,帶來巨大經濟損失,在停水、停電、交通不暢的情況下,員工積極清理災后廠區,不懼保溫棉引起的皮膚過敏,大家同甘共苦,在通電后即局部恢復生產,努力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。這一切讓施總備受感動,由此萌發并提出了“豪盛有我”作為新時代豪盛精神和企業文化基石。2021年9月,新冠疫情影響道路物流通行、國際大宗商品材料上漲、限電又給豪盛帶來嚴峻的挑戰,然而“豪盛有我”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,公司上下團結一致應對困難,想方設法排除萬難穩住與客戶的關系,避免企業經營遭受過大的波動。保持豪盛公司持續穩健地前行。
不忘來時路,不忘同行人。老師傅為豪盛的發展建設貢獻了智慧和汗水,退休后仍心系豪盛。他不僅是豪盛公司企業創始輝煌歷史的創造者奠基人和參與者,更是我們的好導師、老前輩。
莫道桑榆晚,彩霞映滿天。最后祝愿吳清良老師傅身體健康!祝愿我們同舟共濟,昂首闊步共同迎接豪盛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!